尋工問道探非遺:騰訊專訪祥利紅木雕刻師
2020-6-24 15:42:50
1046次
.jpg)
圖片拍攝 祥利紅木©
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,六月宜:各種文化盛行,熏陶心靈。在這美好的月份里,騰訊共鳴欄目來到祥利紅木專訪紅木雕刻師王國華王師傅,尋工問道之訪,訪紅木雕刻技藝的傳承,引工匠精神的靈魂共鳴。
.jpg)
2017年5月9日,祥利紅木家具制作技藝正式被列入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”。祥利紅木家具非遺制作技藝歷經四代傳承,身肩非遺傳承的使命,有責任保護弘揚珍貴的、具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祥利紅木始終堅守匠心的傳承,持有四大失傳手藝,堅守六大核心工藝108道工序。
.jpg)
祥利紅木雕刻師 王國華正接受采訪
從事紅木雕刻近30年來,王國華帶領團隊創作參賽,榮獲行業獎項無數。憑借精湛的雕刻手藝,多次獲得行業紅木雕刻大賽冠軍、省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。在王國華王師傅的眼中,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思想,只有因木制宜才能發揮原木的最大價值,而這也是雕刻的魅力所在。祥利紅木八駿圖梳化、四季花梳化、百鳥梳化、花鳥屏風等其參與制作的藝術品,無不彰顯工匠精神的至高無上。
視頻為共鳴《深圳雕刻大師方寸之間上演“木”真功夫》專訪內容1992年,剛初中畢業的王國華拿一把刀、一塊木頭,開啟了紅木雕刻的學徒生涯。16歲的時候,他就已經想好了自己以后要做什么。
.jpg)
一塊木頭,我用一把刀,就能給予它生命,讓它獨一無二地展現在大家面前。王國華,來自浙江東陽木雕之鄉,16歲開始學雕刻,到現在都已經有30年了,我們拿一塊木頭過來,先看它的紋路,再構思做什么樣的題材,先打胚,再來修光,再刮磨,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流程。
現在這個做紅木雕刻的青少年,也越來越沒有人學,主要是太枯燥了,我們那時候(當學徒)干得時候最少12小時,有的時候甚至感到晚上兩三點,(手)吃飯拿筷子都會發抖,為什么會堅持呢,其實我是(因為)我老爸的那句話,他說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行業,你不管走到哪里,都要有碗飯吃,做紅木雕刻成就了我,很有充實感,這就是我熱愛的生活。什么是藝術,藝術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發揮到極致,工匠精神也如此。祥利人專注于紅木藝術的傳承、研究、創新和發展;并致力于向全社會傳播中華優秀的歷史文化,傳遞幸福和諧的生活理念。
資訊板塊
熱門資訊
国产αv天堂在线观看免费_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_吸奶头吸到高潮免费观看_日本老熟乱video